摘要:
导读:刑事案件撤案适用条件包括:被指控者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小不认定为犯罪;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经特...
导读:刑事案件撤案适用条件包括:被指控者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小不认定为犯罪;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死亡或依法不得刑事追责。例如经调查某人行为未达犯罪标准,就应撤案。
一、刑事案件撤案条件有哪些

在刑事案件撤案的适用条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被指控者实施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时,就应当撤销案件。其次,如果被指控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损害程度较小,无法被认定为犯罪,也应予以撤案。再者,若是犯罪已经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就不能进行追究。而且,经过特赦令而免除了刑罚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予以撤案。最后,在犯罪嫌疑人死亡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进行刑事追责的诸多情况下,也同样需要考虑撤案的事宜。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后发现某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并未达到犯罪的标准,那么就应该对该案件进行撤案处理。
二、刑事案件撤案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撤案流程因阶段不同而有差异。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自己立案侦查的案件,若发现具有法定情形,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等,应当撤销案件。公安机关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释放犯罪嫌疑人,并发还财物等。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发现符合上述法定情形,或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等同于撤案,同时对被不起诉人和涉案财物作出相应处理。
若案件已到审判阶段,一般不能随意撤案,不过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法院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准许撤诉。
三、刑事案件撤案程序是怎样进行的
刑事案件撤案程序因阶段不同而有别: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自身立案侦查的案件,若发现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若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被不起诉人如果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审判阶段:在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当探讨刑事案件撤案条件有哪些时,我们会发现这背后还有不少相关要点。比如撤案后,已扣押、冻结的财物该如何处理。通常需要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是返还给相关人员,还是按照其他法定程序处置。另外,对于嫌疑人此前被采取的强制措施,撤案后也有相应规定,要及时解除以保障其合法权益。要是你对刑事案件撤案后的财物处理、强制措施解除等方面存在疑问,不用烦恼,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