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受委托律师无故不见犯罪嫌疑人,会导致嫌疑人难以维护合法权益,如无法及时获得法律帮助,还会影响后...
导读:在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受委托律师无故不见犯罪嫌疑人,会导致嫌疑人难以维护合法权益,如无法及时获得法律帮助,还会影响后续辩护策略,使关键信息和有利证据难以掌握与收集。在民事案件中,律师不按约会见当事人,违反委托合同,当事人可要求其担责退费,严重时当事人错过维权时机,律师还会面临行业处分,影响职业发展。
一、律师不去会见有什么后果

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律师受委托却无故不见犯罪嫌疑人,不仅让嫌疑人合法权益难维护,像得不到及时法律帮助等,还会影响后面辩护策略,关键信息难掌握,有利证据难收集。
民事案件里,律师不按约会见当事人,违反委托合同,当事人可要求其担责,如退律师费。严重的话当事人错过维权时机,律师还会面临行业处分,影响职业发展。
二、律师未会见当事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般情况下,律师未会见当事人不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合同有约定:如果委托合同明确约定律师必须在特定时间或阶段会见当事人,而律师无正当理由未履行,构成违约。当事人可依据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退还部分费用或赔偿损失。
若属履职不当:在刑事诉讼中,因律师未会见当事人,导致未能及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影响有效辩护等严重后果,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律师可能受到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如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等;情节严重的,司法行政部门可给予行政处罚。
三、律师拒绝会见嫌疑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般情况下,律师拒绝会见嫌疑人是否担责需分情况。
若律师因合理原因拒绝,如身体突发重大疾病无法前往等,不承担法律责任。
但如果律师无正当理由拒绝,且其与嫌疑人或家属已签订委托合同,那么这构成违约。依据《民法典》,律师应承担违约责任,可能要退还部分或全部律师费,还需赔偿因违约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比如因未能及时会见影响案件应对导致的额外损失。此外,从律师行业管理角度,这种行为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可能会受到律师协会的处分,如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情节严重的,司法行政部门还可能给予其停止执业、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等处罚。
当探讨律师会见有什么后果时,除了大家熟知的常规影响,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律师会见后,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证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律师在会见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会促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相关证据,为案件的后续推进奠定基础。而且,律师会见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使其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应对后续的司法程序。如果您对律师会见后的证据收集流程、犯罪嫌疑人心理辅导等相关问题存在疑问,别让困惑萦绕心头。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