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虚假诉讼一般由法院认定。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全面审查案件,包括证据真实性、当事人陈述合理性等。若怀疑存在虚假诉讼,...
导读:虚假诉讼一般由法院认定。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全面审查案件,包括证据真实性、当事人陈述合理性等。若怀疑存在虚假诉讼,法院会进行调查核实,如自行查证、要求当事人补充举证。确定为虚假诉讼后,法院会依情节对涉事人员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公安围绕构成要件侦查,最后由检察院公诉,法院定罪量刑。
一、虚假诉讼应由哪个部门认定

虚假诉讼通常由法院来认定。民事诉讼里,法院会全方位审查案件,像证据真假、当事人陈述是否合理等都在审查范围内。
若审理时怀疑有虚假诉讼,法院会调查核实,比如自行查证、让当事人补充举证。
一旦确定是虚假诉讼,法院按情节对涉事人员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立案。
公安侦查时围绕构成要件调查,明确罪行。最后由检察院公诉,法院定罪量刑。
二、虚假诉讼的处罚适用哪些法律规定
虚假诉讼处罚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虚假诉讼认定结果不服应向哪申诉
若对虚假诉讼的认定结果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诉:
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检察院经审查,若符合条件,会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应在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再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提出。
当探讨虚假诉讼应由哪个部门认定时,除了明确认定主体,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虚假诉讼一旦被认定,相关责任人会面临法律责任。民事层面,参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可能要承担赔偿对方损失等责任;刑事方面,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虚假诉讼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此外,虚假诉讼扰乱司法秩序,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公信力。如果您对于虚假诉讼认定后的法律后果、如何防范虚假诉讼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让困惑萦绕心头。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