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在不同司法阶段,家属与犯罪嫌疑人的见面规定不同。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措施后,家属通常无法见面,只有辩护律师可...
导读:在不同司法阶段,家属与犯罪嫌疑人的见面规定不同。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措施后,家属通常无法见面,只有辩护律师可会见并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持证可会见,家属经办案机关同意也能见面、通信。判决生效犯罪嫌疑人服刑后,家属按执行场所规定在指定时间探视,各地规定有别,一般会提前通知要求。
一、嫌疑犯多久可以见家属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措施后,家属通常不能见面。只有辩护律师能会见,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持证就能会见。家属经办案机关同意,也能和在押人员见面、通信。
判决生效,犯罪嫌疑人去服刑后,按执行场所规定,家属能在规定时间探视。各地执行场所规定有别,但一般会提前通知家属探视相关要求。
二、嫌疑犯在哪些阶段家属能合法会见
在我国,嫌疑犯家属合法会见的阶段如下: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家属一般不能会见,只能委托律师会见。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审查起诉阶段:这个阶段家属依旧不能会见,不过辩护律师可以会见和通信。
审判阶段:在法院的庭审阶段,家属可以在旁听席见到嫌疑人,但不能交流。若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家属能与其正常会见。
服刑阶段: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家属可以按照规定进行会见。
三、嫌疑犯在什么阶段家属才有会见权
在我国,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侦查阶段家属一般无会见权。在此阶段,仅辩护律师能会见嫌疑人,且需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即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以及审判阶段,在司法机关许可的情况下,家属可以会见嫌疑人。通常若案件不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况,司法机关会准许。不过具体的会见安排,需按照监管场所的规定和司法机关的要求来进行,比如要提前预约、遵守会见时间和场所等规定。
当我们探讨嫌疑犯多久见家属这个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在嫌疑犯被拘留期间,如果案件处于侦查阶段,为了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家属通常不能随意会见。只有在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经办案机关同意,家属才有可能会见。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件,在会见时间和流程上也存在差异。另外,即使家属能够会见,会见的时长也有严格限制。倘若你对嫌疑犯多久见家属仍有疑问,或者对会见流程、限制条件等方面存在困惑,别再犹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