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罪的不起诉标准是什么

1.帮信罪不起诉有法定、酌定和证据不足三种类型。法定不起诉针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像未达帮信罪入罪标准,如虽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但支付结算金额未达20万元等情况就应法定不起诉。
2.酌定不起诉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况。例如受他人胁迫参与犯罪,获利少且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检察机关可作酌定不起诉。
3.证据不足不起诉是针对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时应作出的决定。
解决措施与建议:对于嫌疑人,若认为自身符合不起诉条件,应及时向律师咨询并收集相关证据。对于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判断,确保不起诉决定的公正合理。
二、帮信罪符合哪些情形可获相对不起诉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法律和司法实践,符合下列情形可获相对不起诉:
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不明显,如受蒙骗提供帮助,对被帮助对象实施犯罪缺乏明确认知,或虽有一定认知但未积极追求犯罪结果发生。
行为危害:帮助行为对犯罪行为完成所起作用较小,如提供技术支持时间短、提供银行卡仅少量流水且未造成严重后果。
涉案金额与情节:涉案金额未达较大标准,或违法所得较少。若系初犯、偶犯,事后有主动退赃、赔礼道歉等悔罪表现。
社会影响:案件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犯罪嫌疑人一贯表现良好,回归社会后再犯可能性低。检察机关综合考量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可不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时,可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三、帮信罪符合何种情形可免予刑事起诉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符合以下情形可免予刑事起诉: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比如帮助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作用极小,获利极少等。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帮信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五年,超过此期限一般不再追诉。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当我们探讨帮信罪的起诉标准是什么时,除了核心的起诉标准外,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帮信罪不起诉后是否还会有案底,一般来说,如果是相对不起诉,通常不会留下刑事案底,但可能会有行政处罚记录;而绝对不起诉则不会有任何案底。另外,帮信罪被起诉后可能面临的量刑幅度也是大家关心的,情节严重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你对帮信罪的不起诉后续影响、量刑细节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