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伤停工留薪工资由谁来付款

一、工伤停工留薪工资由谁来付款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在职工工伤停工留薪期内,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的基本生活,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职工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二、工伤不处理找什么部门
若工伤未得到妥善处理,可寻求以下部门协助:
一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就是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负责工伤认定工作,劳动者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该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后,由其判定是否属于工伤,这是后续获取工伤赔偿的重要前提。
二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被认定为工伤后,若涉及劳动能力丧失情况,需向该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为计算赔偿金额提供依据。
三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等问题产生纠纷,无法协商解决时,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公正裁决双方权利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是人民法院。若对劳动争议仲裁结果不服,或者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还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最终解决纠纷。
三、工伤老板不处理打官司怎么办
若工伤后老板不处理,选择打官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收集证据。需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工伤相关证据,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若已申请认定)等。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这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写明仲裁请求,如要求老板支付工伤待遇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同时提交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依法受理并审理。
三是对仲裁结果不服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证据、参加庭审等。
四是执行阶段。若胜诉,而老板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强制手段要求老板支付赔偿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