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嘱真实性受到质疑怎么办?

遗嘱真实性受到质疑怎么办?
当有人质疑遗嘱的真实性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需要搜集能够证明或反驳遗嘱真实性的相关证据。这包括但不限于见证人的证词、遗嘱的物理状态等。
2.如果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对于遗嘱的真实性存在争议,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具有相应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做出裁决。
3.法院在收到案件后,会基于双方提交的所有证据以及现行法律条文来评估该遗嘱的有效性。如果发现遗嘱中有伪造、篡改等行为,则该遗嘱可能被宣布无效;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则遗嘱将继续保持其法律效力。
4.在审理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准确地判断遗嘱的真实性,法院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技术性鉴定工作,比如通过笔迹分析等方式对遗嘱本身或者其他有关联的事物进行专业检测。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因继承发生的纠纷,适用本编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
无遗嘱情况下如何分配?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当被继承人未留下遗嘱时,遗产的分配将依据法定继承原则进行。根据这一原则,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则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遗产才会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对于同一顺序内的多位继承人而言,原则上遗产应当平均分配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差异,比如有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提供了主要的生活照顾或与其共同居住,则可以适当增加其遗产份额;相反地,如果某些继承人有能力但未能履行赡养义务,则他们可能获得较少的遗产份额,甚至不分配任何遗产。
另外,若存在胎儿的情况,在分割遗产时也应为胎儿预留相应的份额,以保障其未来的利益。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配偶、子女、父母;
(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未成年人能否直接继承财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直接继承财产由于法律将未成年人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具体取决于其年龄),在实际操作中,未成年人所继承的财产一般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或其他依法指定的监护人)代管,直到该未成年人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为止。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面对遗嘱真实性遭到质疑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及时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妥善保管好与遗产相关的文件资料,也有助于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温馨提示:需要专业律师的建议?法头条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让您省时省心。